新手小白做电商失败的原因有哪些。
我总结了四点,分享一下,希望对你有帮助。(早点放弃也是一种帮助)
对运营流程不清晰
对店铺运营流程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,从而导致的结果就是:
特别容易病急乱投医,且容易放弃。
没流量,就找互粉互藏互刷;
没转化,就找互粉互藏互刷。
互刷了一个月,发现一个真实单都没有,直接关店,三楼办卡。
这是比较极端的。
稍微理智点的,还会开开直通车,做做付费推广。
投了一个30块智能计划包,
哎?没转化,不投了。
刷了2单,,被抓了,不刷了。
这种状态别说做淘宝,你打个麻将一圈都还没摸完,估计就要掀桌子了。
只会坚持,不会优化
这下可能有人会说了,那就坚持呗。
付费坚持投,销量继续刷。
这就是失败的第二点:
只知道坚持,不知道优化。
明明花了几百块直通车费用了,点击数据和转化数据都差的那么明显了。
就是不知道如何去优化。
他们不知道优化主图和词路来提高点击率;
不知道优化内功来提高转化率。
什么是内功?
就是买家看到了你的产品,愿意下单的理由。
是主图卖点吸引人,还是基础销量足够高;
又或者是价格力优势。
标品拼销量,非标品拼视觉, 不是我发明的。
而是我总结的消费者下单决策的规律。
但凡多做过几个不同类目的运营,都能体会这句话的分量。
不会做竞品分析
其实现在你做任何一个类目,都有做的很好的头部或者竞品。
当你不知道为什么你的产品卖不出去的时候。
去看看你的竞品,他们比你多做了哪些工作。
如果你是消费者,你会更愿意选择谁的产品?
从数据层面, 我们可以分析竞品的流量渠道和成交词;
从内功层面, 我们可以分析对方的视觉、主图详情、评价、买家秀以及基础销量的量级。
只有分析对方哪些方面做得好……
你才能知道自己有多差劲……哦不是,你才能知道自己该往哪些方面去优化。
不会做产品分析****
很多人总以为有技术什么都能卖。
其实不同产品,他的运营难度和运营方向完全不同。
标品和非标品不同,高客单和低客单不同。
非标品的核心在于款式和视觉。
那么延伸出来的运营思路,就是以视觉优化,和测款为核心,通过付费工具进行测款操作。
如果测出来一个高于同行平均点击率和收藏加购率的款,再单独拉出来新建计划去放大流量。
后期再通过不断的优化视觉,来提高点击转化率。
标品的核心在于销量和价格。
那么延伸出来的运营思路,就是在上架初期,不顾一切的解决基础销量问题。
淘客、秒单、天天特卖、送拍都是手段之一。
解决完基础销量,再通过付费去抢精准词的流量,才能带来不错的投产。
什么产品适合什么流量,都需要你站在消费者角度去思考问题,才能得出答案。
消费者会在什么场景下购买这个产品,就决定了你的产品要侧重竞争激烈的搜索流量,还是成本相对较低的推荐流量。
这些都是消费行为决定的。
而电商行业,只不过是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转移到了线上罢了。
不要把消费者当傻子,不要指望可以把各方面都做的比同行差的产品卖爆。
这是一个内卷到极致的时代。
只有在正面赛道,堂堂正正的打败对手,你才有可能分到自己的那杯羹。

